黃金、K金!鉑金!你搞懂了嗎?!
已更新:2022年9月23日
說起這些珠光寶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朔到16萬年以前的石器時代,位於地中海的海邊找到由石頭與野獸骨骸所串成的項鍊開始至今。而隨著人類生活習性的進化與審美觀念的改變,使用的材料也逐漸改為貝類、玉石...,甚至是黃金、白銀...等貴金屬。
由於人類對飾品的精細度要求越來越高,玉石、寶石與各類貴金屬的相互搭配性也就越顯重要,因此進而需要以金屬混合的方式增加硬度來達到這些目的。
【黃金、白銀、鉑金 主流貴金屬】
黃金、白銀、鉑金這3種是目前飾品製作運用最主要核心的貴金屬。但因為純度越高的黃金、白銀、鉑金都有一個相同的缺點,那就是因為硬度太低並不適合直接拿來作為飾品。所以在坊間所常看到的18K金、925銀、850鉑金正是因為要符合飾品除了「保值」之外,更需要達到的「可穿戴性」的要求而在其中加入其他少許不同比例的金屬來達成。而依照粉紅記憶品牌路線,主以K金飾品為主流。
【一起來聊聊黃金與K金的親密關係】
簡言之,市面所說的K金飾品,就是由『原黃金』為了能夠增加硬度,需添加其他合金後,方可製成可穿戴性飾品。通常來說,黃金會加入其他合金,大多為銀、銅、鋅等金屬來增加強度與韌性,以便做高級珠寶的鑲嵌或大件的飾品,而這樣製成的金屬就是「K金」
K金依含金(黃金)比例分為24階(即1K~24K),所以以純度來說1K就等於4.1666%含金量。一般來說,世界各國採用的飾品材料都不會低於8K,也就是說常用K金成分為17種(即8K~24K金)。
坊間常見的是18K金(75.0%含金量)與14K金(58.5%含金量)2種為主流,其他較為少見。近年來,亞洲人漸漸開始接受14K金飾品,目前依照貴金屬鑄造廠商的K金總生產量來說,14K金使用者的比例已與18K金相同了,原因是年輕人較接受14K金,因為在純度上較低者價格也越低,且14K金卻因硬度增加更適合打造複雜的首飾且更為耐用並同時兼具保值等好處。
而粉紅記憶會依照顧客產品屬性需求,給予最佳選用建議。
【K金還能給你點『顏色』瞧瞧唷!】
當K金符合含量標準的情況之下,為了豐富K金的變化,可以透過調節其他合金的比重來合成色彩豐富多變的K金,這就是K金受人歡迎的地方。
雖然在日本著名的首飾雜誌《寶石四季》提及K金的配比有450種,而最常用的不過20種左右;我們今天就向您介紹其中較主流的黃、紅、白3種K金配方。
黃K金:為黃色貴金屬合金,由黃金和銀、黃銅調配而成。而運用銀與黃銅的不同比重來調節黃色色澤的深淺。
紅K金:為粉色貴金屬合金,由黃金和銀、紅銅調配而成,而紅銅是造成K金偏紅的主因。紅K金又被稱為玫瑰金。玫瑰金顏色艷麗且硬度高於純金、延展性強,而被用於首飾製造,又被稱為粉金、紅金和紫金。
白K金:為白色貴金屬合金,由黃金添加鈀、銀等調配而成。由於白色K金呈現出白色,因此是最容易跟鉑金(白金)混淆的白色金屬(下方補充介紹),但卻是與鉑金完全不同的金屬。
由於白K金的主原料還是黃金,所以您務必要知道「白K金的色澤還是會帶黃色」,是絕對不能與鉑金和銀相比的。而坊間所販售的白K金飾品為何是白色的,其實就是它是再電鍍過的原因。若您買的白K金飾品在數年後感覺部分區域變黃,這是正常的現象,是電鍍層變薄最後不見後,真正的白K金露出來的原因這樣清楚了嗎?
【千萬不要把鉑金和白K金搞混囉!】
鉑金(Platinum)又稱為純白金,但建議您還是以鉑(ㄅㄛˊ)金來說它,以避免與白K金相互混淆,造成在購買時與商家認知上的誤會。
鉑金本身就是呈白色的貴金屬,價格比黃金還要高,年產量也只有黃金的3~5%而已;此外,它的重量也比黃金重,因此可以作為辨別鉑金與白K金的最簡單方式之一。
另一個值得說的是,純黃金、純銀與純鉑金來說,鉑金的硬度較高,因此,以飾品應用所需的硬度來說,鉑金僅需要添加比黃金、白銀更少比例的其他金屬就能夠達到飾品要求的硬度,所以,您可以時常聽到飾品廣告中常說「鉑金飾品純度高值得收藏」就是這個意思。
(粉紅記憶珠寶創辦人整理)
コメント